健康环保型食材走俏,餐饮人如何抓住这股健康风潮?

近期,各地海域“开捕”,很多馋海鲜馋了很久的消费者迫不及待地涌入海鲜市场和海鲜餐厅。但是,在很多民众大快朵颐的同时,不少人却心存担忧,不知道自己吃的海鲜来自哪里,到底安不安全。

  很明显,在吃好海鲜的同时,吃绿色健康的海鲜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01.民众消费崛起,海鲜市场迎来黄金上升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从数量为主转为质量为主。优选提升优质蛋白的占比成为了消费者膳食指南的必要组成部分。

  其中,无论是国际上倡导的“地中海饮食”模式还是国内倡导的“江南饮食”模式,都建议增加水产品占比。

  在这样的“绿色健康饮食”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海鲜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全球海鲜年均消费总量为1.44亿吨,其中中国是最大的海鲜消费国,以65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5%,其次为欧盟(1300万吨)、日本(740万吨)、美国(710万吨)和印度(480万吨)。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均水产消费量也在稳步攀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1990年中国人均海鲜消耗量为11.5公斤,2006年人均海鲜消耗量为26公斤,到2020年中国人均海鲜消耗量已达36公斤。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到2026年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将达到23千克,占总消费量的比重将达到36%左右。

  很明显,中国海鲜市场正在迎来黄金上升期。然而,随着中国海鲜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民众对海鲜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02.高需求之下,海鲜产品绿色、健康、可持续是关键

  据“2020全球及中国海鲜消费者调研报告”显示,我国有近3/4的人群为“海鲜控”,调研中还发现,49%的消费者选择海产品时,健康和营养成为购买产品时重要的考量因素,健康的选择权重超过了美味。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消费者对海产品的选择开始向理性化方向发展,对于海产品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海产品的表面,健康、安全以及精细化、人性化的高品质服务成为影响他们选择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调查数据还显示,中国市场上有82%的消费者认为我们到了应该为我们的后代保护海洋资源的时候,其中73%的消费者愿意为了保护海洋而选择可持续的海产品。

  这表明中国海鲜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水平比较高。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族群更加愿意积极了解、关注可持续海洋及可持续海鲜的信息与话题。

  此外,在疫情时代,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他们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对食品的溯源、品质及安全也更加重视。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基于消费者对健康、绿色、可持续海鲜的诉求,来自“翡翠绿岛”爱尔兰的自然海鲜引起了广泛关注。

  爱尔兰是位于欧洲大陆西北海岸的岛国,以清澈的海水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出名。爱尔兰政府严密保护海岸线,使其远离工业污染。同时,爱尔兰政府与渔业从事者都尽最大的努力,保护爱尔兰的海洋生态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爱尔兰政府还正式制定并颁布了食品可持续发展计划——OriginGreen绿色本源,该计划奉行纯天然环保的现代食品生产规则,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力求在保证生产出安全高品质食品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协同发展。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绿色本源(OriginGreen)是爱尔兰从国家维度制定的可持续性发展项目,具有前瞻意识的爱尔兰出口商大部分都是其认证成员,致力于提供优质天然的爱尔兰食品。

  为推动爱尔兰食品在全球范围的商业成功,爱尔兰食品局在欧洲、亚洲和北美设立了16个办事处,致力于在当地市场推广爱尔兰的产品。

  同时爱尔兰食品局热衷于与国内进口商和餐饮零售渠道伙伴通力合作,将爱尔兰高品质海鲜引入国内餐饮市场,为行业注入更多灵感与活力,让中国消费者不出国门便能尽享来自爱尔兰黄金海域的鲜美滋味。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除欧洲地区以外,爱尔兰海鲜最主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在优渥的自然环境和严苛的品质管控保证下,爱尔兰海鲜的受欢迎度逐年提升。

  爱尔兰能够提供最高质量的海鲜产品,并具有最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满足严格的客户期望,这使爱尔兰成为很多国内海鲜餐饮品牌的首选供应商。

  03.海鲜厨师大赛,助力健康、绿色、可持续海鲜理念传播

  为传播爱尔兰健康、绿色、海鲜可持续性的理念,9月13日,爱尔兰食品局(BordBia)特地举办了2021“食戟之最”爱尔兰海鲜厨师大赛。


2021“食戟之最”爱尔兰海鲜厨师大赛大合影(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本次大赛在山东省青岛市的中国烹饪协会名菜名吃标准化研发基地举办。活动当天,爱尔兰食品局驻华代表处专员王沁女士及大赛评委一同莅临现场,与来自青岛中高端酒店的厨师精英们一起见证了这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盛宴。

  本次比赛共20家餐饮企业参赛,每家由两名选手组成,共分为4轮进行,参赛选手需要在一个小时内用指定的白螺、面包蟹制作两道菜品,之后由专业评委品尝打分,并于4轮比赛结束后,统计最终得分并决出本次大赛获胜选手。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大赛中指定的食材,白螺和面包蟹均产自爱尔兰。

  其中,长于爱尔兰纯净海水里的面包蟹,肉质紧致鲜甜、膏黄丰腴饱满,蟹身的肉质滋味浓郁,蟹钳的肉质清甜细腻,能用于多种不同菜系的烹调。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爱尔兰面包蟹是活体出口的,更多的是以冷鲜和冷冻的形式出口全球。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在寒冷的海水中慢慢长大的爱尔兰白螺,以其多汁以及鲜甜而浓郁的口味而备受赞誉。白螺在捕捉上船后立即进行分级,体型够大的白螺将继续进行加工,而尺寸较小的则回归海洋,保障海产的可持续性。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在充分了解了食材特性后,厨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融入创意,开始了精心的烹饪之旅。在经过一个小时的激烈比拼后,纯天然、高品质的爱尔兰海鲜在各位大厨们精湛的演绎之下,被烩制成一道道鲜香四溢的创意料理。当精美的菜肴摆放至展示台时,宛如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所有参赛作品制作完成后,由青岛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李东深先生、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烹饪学院院长王建明先生和国家餐饮业一级评委张立田先生,三位中国烹饪大师组成的评审团,为本次赛事的菜品进行现场打分。

王建明(左)李东深(中)张立田(右)(企业供图,央广网发)王建明(左)李东深(中)张立田(右)(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经过评委团专业的品鉴及点评后,本次获胜作品于大赛当天正式公布。最终,来自青岛景园假日酒店的胡晨小组制作的古法红烧肉螺头和蟹肉腐丝羹受到评委团一致好评,并获得本次比赛的冠军。

冠军作品:青岛景园假日酒店蟹肉腐丝羹(企业供图,央广网发)冠军作品:青岛景园假日酒店蟹肉腐丝羹(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冠军作品:青岛景园假日酒店古法红烧肉螺头(企业供图,央广网发)冠军作品:青岛景园假日酒店古法红烧肉螺头(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来自鑫复盛餐饮的刘功付小组和禧宴·福钥融合海鲜坊的宋群超小组则并列比赛的亚军。

亚军作品:鑫复盛樟树港辣椒烧白螺头拼黑松露酿螺肉(企业供图,央广网发)亚军作品:鑫复盛樟树港辣椒烧白螺头拼黑松露酿螺肉(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亚军作品:鑫复盛芙蓉蟹黄拼椰汁青麻面包(企业供图,央广网发)亚军作品:鑫复盛芙蓉蟹黄拼椰汁青麻面包(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亚军作品:禧宴·福钥融合海鲜坊爱尔兰辣椒蟹(企业供图,央广网发)亚军作品:禧宴·福钥融合海鲜坊爱尔兰辣椒蟹(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亚军作品:禧宴·福钥融合海鲜坊奶油蒜香白螺(企业供图,央广网发)亚军作品:禧宴·福钥融合海鲜坊奶油蒜香白螺(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爱尔兰食品局驻华代表处专员王沁女士与评委团在大赛的颁奖晚宴上分别为本次获胜选手颁发了奖项。

爱尔兰食品局驻华代表处专员王沁女士与第一名主厨合影(企业供图,央广网发)爱尔兰食品局驻华代表处专员王沁女士与第一名主厨合影(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评委团与获奖厨师合影(企业供图,央广网发)评委团与获奖厨师合影(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为了让大赛当天所有来宾们都能近距离感受爱尔兰海鲜的自然、鲜美风味,主办方在晚宴的菜单里融入了本次用于比赛的爱尔兰面包蟹和爱尔兰白螺,同时还添加了可生食级别的爱尔兰海鳌虾作为晚宴的主菜。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晚宴上,爱尔兰食品局驻华代表处主任苏礼文先生以视频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爱尔兰食品局、绿色本源计划以及爱尔兰的风土人情,并对参加本次比赛的所有选手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爱尔兰食品局驻华代表处主任苏礼文先生(企业供图,央广网发)爱尔兰食品局驻华代表处主任苏礼文先生(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至此,2021“食戟之最”爱尔兰海鲜厨师大赛圆满落幕。


本次厨师大赛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厨艺的魅力,也对来自爱尔兰的珍馐海鲜食材以及绿色本源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回顾本次大赛获奖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厨师们精心制作的菜品都最大程度凸显了爱尔兰海鲜的风味。爱尔兰优质海鲜的背后,不仅是对绿色餐饮的实践,更蕴含着引领全球餐饮未来趋势的可持续理念。

  未来,在中国的海鲜市场,来自爱尔兰的高质量海鲜将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的双重需求,成为海鲜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火爆食材。

  结语

  后疫情时代,中国消费者对于健康生活方式和安心消费的诉求将会成为一种长期趋势,吃的营养、健康将成为消费者们选择食材的重要标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海鲜供应商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吃到健康环保,品质优秀,风味撩人的海产品,将成为发展的核心思路。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