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餐饮价格怎样做到亲民

报载,北京新机场日前发布消息:航站楼内部分餐饮和零售店面向社会公开招商。值得注意的是,参加竞标的餐饮企业需要提交 《同城同质同价承诺书》,这意味着北京新机场的餐饮店要和市区同品牌同档次的店面“同质同价”。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门选择乘坐飞机的人越来越多。据《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民航系统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5.5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0%。一面是日益增长的庞大航旅需求,一面是机场餐饮店的价格畸高、屡被诟病,也就难怪“北京新机场餐饮店‘同质同价’”的消息甫一发出,就立即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机场里的餐饮店价格有多高,相信有过亲身经历的人都有痛心的 “领悟”。“一碗牛肉面78元”“面条论根儿卖”“一杯咖啡88元”等等,也早已成了为人熟知的桥段。事实上,这些由明星、学者吐槽的挨宰经历,还远不是机场餐饮价格的天花板,上百元甚至几百元一碗面的情形,都曾有乘客遇到过。在人们的印象中,“没有最贵,只有更贵”,已成为机场餐饮的一个刻板标签。
机场餐饮沦为高价、昂贵的代名词,这并不是消费者乐见的情形。曾有一种观点认为,机场餐饮的问题,“不在于贵不贵,而是值不值”,笔者以为此言甚是差矣。就拿牛肉面来说,和市区里差不多同样品质、同样内容的一碗面,既没加参又没加鲍,值在何处?如果不是说食材本身,而是指就餐地,机场非荒郊野外,乘客非绝地求生,“值”何所来?至于说节省了时间、提供了便利,这种节省及便利,是否就只能用畸高的价格去换取?恐怕在大多数人那里,这一答案都是否定的。
机场餐饮的高价问题,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问题,是关涉垄断经营的问题。在机场区域,尤其是过了安检后的强制滞客区,除了机场提供的经营性店铺,乘客已经没有其它选择。丧失了用脚投票的权利,就只能要么在饭点儿挨饿、对付,要么付出高昂的价格以换得碗“天价面”等来果腹。
为什么在机场内各自独立经营的餐饮店,几乎没有一家愿以平价留客的?这又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了,相较于市区,机场方面提供的店铺租金高得惊人,通常是以数倍计的,这就意味着,不卖高价的店铺连生存都会很困难,更不要谈盈利了。相对而言,肯德基、麦当劳这两大洋快餐巨头的情形要规范得多,但它们只能算作特例,是机场餐饮店里的“另类”,不具备代表性的,因为这两家对于机场店铺租金的强大议价能力,是其它任何商家都不具备的。
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机场的公益性无疑与生俱来,但与此同时,机场又是一个市场经营主体——其中一些甚至早已成为上市公司,要以盈利为目标,机场餐饮及商品的价格也是 “原则上以市场调节价为主”。在国内机场大多亏损经营的现状下,要想机场主动降低高昂店铺租金这块儿利润丰厚的非航空性收入,来一场自我革命,无异于与虎谋皮。
北京新机场的餐饮价格亲民实践,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它究竟能走多远,还需要人们拭目以待。如果成功运营并得以坚持下去,它会成为一个可供国内其它机场复制的样本吗?但愿它的单兵突进,一方面能为市场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能引发人们对机场属性及定位的再思考,或者只有在这上面理顺了,机场餐饮价格才会从根本上实现平价转身。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