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已成为餐饮业的必答题。一些跨界者已经抢先一步:阿里筷马热食开张、宜家餐厅成为流量洼地……跨界者试图用互联网的科技基因与创新意识打破餐饮市场的运作规则。
在12月21日举行的第五届餐饮规模化发展国际峰会上,一群刚参加完第四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的餐饮业企业家迅速转场这里,论剑餐饮业的数字化。
商务部发布的《2018国内网络零售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在线餐饮交易规模超过8000亿元,增长率达46.5%,同时,线上线下融合共生,激发了线下零售新活力。
用什么留住食客?不少与会专家都提到了体验至上。
科技公司奥琦玮董事长孔令博说,过去以口味和菜品为导向的餐饮行业,在未来将发展为以体验为导向,“并进一步成为提供美好生活的平台”。
在餐饮管理领域的专家刘杰看来,数字化赋能下,餐饮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已经发生了迁移,“消费者在好吃的基础上更重视氛围,他们喜欢的有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他说,消费者的体验点甚至不是从走进店铺或买到产品开始算起,体验从浏览点评软件就已经发生。
倾听消费者真实的声音、营造目标消费者想要的场景、设计消费者的关键时刻也成为不少传统餐饮业改造消费者就餐体验的方向。
在线下打造消费者新体验模式、在线上和消费者建立连接成为数字化时代餐饮企业的转型路径。相比于过去选址就可以决定一家餐饮门店的成败,如今决定餐饮企业命运的是综合实力。
《中国餐饮报告2019》显示,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行业结构转向、供给侧数字化、商业模式升维、智能商业、餐饮零售与精细化运营。
“在我国餐饮业4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中仍有90%的企业未完全实现数字化。”餐饮业专家戚余耀认为,如今大部分餐饮企业的数字化应用还停留在电脑端和人工端,用过去的销售数据来预测前端供应计划,没有真正发挥大数据“预测未来”的作用。“机器学习已经深入到了餐饮行业的运作,比如借助算法,将某一时段的业务数据与天气数据等其他因子结合,来模拟与预测未来在某种天气状况下的促销状况。”